
书目带读 | 2021-05-24 21:41
说到网传,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然而《网传》已经被几乎每个新传考研er们读烂了……
99%的考生都在用《网传》在作答,这时你拿出了李良荣老师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的框架和句子,老师突然眼前一亮!
没想到吧,李良荣老师除了《新闻学概论》,还有这样一本学习新媒体的宝藏教材!
这本书在去年刚刚出了第二版,新版补充了很多当下的热点与最新的案例,如去年被N多高校考到的「新型主流媒体」、「数据新闻和可视化表达」、「人工智能」、「视频直播和VR新闻」,书中的很多阐述非常适合写到考研的答卷中!
作为一个深受这本书有益影响的考研上岸人,现在我做了万字笔记,快拿去用吧!
阅读指南
全书共十八章,脉络并不清晰,初读这本书可能会觉得逻辑混乱,理不清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自然就很难记忆。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把全书分为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从宏观上论述网络与新媒体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影响,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功能、作用。
➤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八章,分别阐述了网络与新媒体对用户、对传统媒体以及对新闻业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其中对新闻业的影响是第二版新增的内容,需格外重视。
➤第三部分:从第九章到第十五章,是全书的重点。进一步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角度阐述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部分:从第十六章到第十八章,阐述互联网的治理问题,然后展望未来,给出网络与新媒体的自身建设方向。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直接把知识点和要背的内容全告诉你,你可能一时半会吸收不了,让你可以消化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把教材读透,怎么做呢?
今天我搬出了在备考时总结出的五步法,教会你怎么才是最大化地利用一本教材!
我把它称之为“画——问——比——记——练”大法!
❶画:边读边画框架,主要记忆每一章和每一小节的标题,这个对拓展你后续的答题思路有很大帮助。
❷问: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想这个内容会出什么考题,给自己出题目,然后想想怎么用书中的内容来答题。
❸比:建议在阅读完《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新闻学概论》这几本书后再看这本书,这样可以在看到重要知识点时进行融会贯通,把相关知识点的不同阐述对比归纳,形成自己的语料库。
❹记:遇到比较新或经典的案例、学者的名言,可以记录下来,后期整理专题时你会发现它们很有用,没事就拿出来背背,答题时会成为你的高分锦囊。
❺练:答题练习,联系本文在每章节下搭配的相关考题,看看自己能写出来多少。
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下面以第一章为例,带大家用以上五种方法来学习第一章的内容。
第一步:边读边画框架
第二步:带着问题读
为什么说《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堪称新传考研界的答题之书?从第一章的绪论里就可见一斑。
如果现在给你个题目:新技术对传播革命带来了哪些挑战和影响?
是不是觉得题目好大无从下手?这个题目还可以衍生为“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等对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影响?”
遇到这类题目时,你都可以拿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一章的框架来思考。
这个题目的解题思路是:
首先,你可以先谈新传播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应第一节,eg.人类社会经历了文字、印刷术、电报、互联网四次传播革命,每一次革命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第四次传播革命,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
然后谈新技术给当下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变化以及新传播革命的特征——对应第五节和第三节,eg.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杂糅下的互联网技术具有全球化与个人化的特点(怎么全球化和个人化)再加上第三节内容,新传播革命具有巴拉巴拉的基本特征。
接着,重点来谈挑战和影响,“挑战”——对应第四节,“影响”——对应第二节。记得在表述的过程中多加点案例和名人名言。
第三步:融会贯通
例如,我们在读到web1.0、web2.0、web3.0的时候(P27)会自然地想到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的第一章对web1.0和web2.0的阐述。
以上是从《网传》上摘录过来的内容,与《网新》对比来看,《网新》增添了web3.0的阐述(P31)
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还不快动手把它们整合到一起看!
第四步:记录可用案例和名言
本书中的部分案例年代久远,不适合答题用,不过可以记录一些经典的案例,学者的名言也是答题得高分的必杀技!
本书第一部分的一些经典案例和学者名言:
★谢因·波曼在《自媒体》中提出,自媒体即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以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与新闻的途径。(名言,可用于回答“自媒体”的名词解释)P3
★从“躲猫猫”事件到“郭美美”事件,从上海“11·15”大火到温州“7·25”动车追尾,网络上掀起一场又一场舆论风暴。(案例,可用于回答“舆论”相关考题)
★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丑闻由一名大学生从一台破旧电脑里发出,引发全美政坛风暴。在中国,宜黄自焚事件中力挽狂澜的是一名记者,引发海南三亚旅游业大整顿的是一名在网上“晒账单”的普通游客。(案例,可用户回答“互联网的个人化”相关考题)P11
★英国学者吉登斯在其《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所说的”外延性“,迫使各国、各民族、各区域、各行业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人类交往越来越密切。(名言,可用于回答”全球化“相关考题)P11
第五步:练题
这一步骤对刚开始准备考研的同学可能有点吃力,你也可以在一轮复习结束后,回看这本书的知识点再进行答题输出。
【第一部分的重要考点】:
新媒体的特征、自媒体、意见领袖、web 2.0、web 3.0、大数据、维基百科、意见自由市场
【真题链接】:
1.论述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伦理。(2021年上海政法学院学硕714)
2.如何看待自媒体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2021年苏州大学专硕334)
3.名词解释:意见领袖(2021年中南大学学硕711、2021年北京印刷学院专硕440)
4.web2.0(2021年江西财经大学专硕334)
相比第一版,第一版更新的地方主要有:
一、新增3章➤ 第7章:网络媒体的新闻制作➤ 第8章:锻造中国新型主流媒体 ➤ 第18章:中国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第9章:新增“网络理政”一节二、全面修改第16章“依法治国”
毫无疑问,这些新增的部分无疑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建议你全部背诵,我已经给大家做好了笔记,直接上干货!
(一)第七章:网络媒体的新闻制作
【阅读指南】
第7章主要介绍了网络媒体的三种报道样式:互动的动态新闻、数据新闻以及网络直播,重点了解这三种形态的含义,一般不会直接考察,可积累一些案例用于论述题的答题中。
【重要考点】
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特点:
❶即时互动;
❷新闻制作由专业人员垄断的局面被打破;
❸网络新闻是液态的,不断变动着的,不是一次成型,固定不变的;
❹借助技术不断进步,例如VR/AR新闻的产生。
网络媒体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
❶由于缺乏规范和行业共同认可的标准,动态新闻的五大要件往往残缺不全或者做得很粗糙;
❷”标题党”泛滥;
❸互动评论质量不高
数据新闻的分类:
❶按数据来源分,主要有原创性数据新闻和搜索型数据新闻。(注意积累案例)如第一个普利策新闻奖(2013)《他们凌驾法律之上?》、财新网的《周永康的人与财》(2014)
❷按数据新闻功能来分,主要有描绘现状、预测未来、探索意义、揭示真相四大功能类别如《新闻中的数据:真的是99%VS 1%吗?》揭露美国严重的贫富差距。
【真题链接】
❶名词解释:数据新闻(2021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专硕334
❷名词解释:网络直播(2021年新疆大学专硕440)
(二)第8章:锻造中国新型主流媒体
【阅读指南】
本章节内容主题为“新型主流媒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党中央在新闻宣传战线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主流媒体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需格外重视。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把各小节串联起来。
【重要考点】
互联网带来的治理新矛盾
❶劣质、有害信息泛滥。互联网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淫秽色情信息、宣扬邪教及其他危害社会的信息、宣扬危害民族平等与团结的信息、宣扬危及国家安全与国家秘密的信息;
❷网络侵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有:侵犯著作权、侵犯隐私权、侵犯名誉权、侵犯肖像权;
❸对计算机系统和互联网的攻击活动日益增多。
我国互联网治理存在的问题
❶政出多门,职能交叉;
❷立法存在空白;
❸相关法律法规表述笼统;
❹立法层次多;
❺缺乏国际合作;
❻技术的动态管理程度较低;
❼适应于技术发展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管理方式
❶通过立法手段使网络发展走上法制化道路;
❷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定期检查网站内容,临时下达各类要求,随时布置网站工作重点,控制网络信息资源等;
❸借助技术手段来控制:设置防火墙,封锁敏感网站;安装过滤软件,过滤敏感词汇与相关网页与邮件;实施内容监控,在网络终端进行全程监控,在网吧安装报警软件等。
【真题链接】
❶每一次媒介的更新都带来了管控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依法、科学规范管理传播活动(2021年南昌大学学硕619)
❷新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如何治理,你能识别虚假信息吗?如果能,有什么方法和技巧。(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专硕440)
❸运用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谈谈你对网络暴力的思考,并谈谈如何治理(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专硕440)
(九)第17章:互联网与网民素养
【阅读指南】
本章在阅读过程中重点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以及网络时代媒介素养的变化,能够举例说明提高媒介素养的方法。
【重要考点】
媒介素养
<span styl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