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阅读 | 2024-04-24 11:40
在新媒体和信息传播领域持续繁荣的当下,新闻传播(简称“新传”)专业热度不减,每年都有大量的学子投身于这场竞争激烈的考研大军之中。近期,各大院校新传专业研究生招生动态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不乏扩招的喜讯。为此,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份2024年度新传专业考研扩招院校的全面统计,希望能为广大备考学子提供宝贵的择校参考,助力你们精准规划未来的学习道路。
1.重点扩招院校概览
(一)北京师范大学
4月7号,北京师范大学研招网公示了最终复试录取名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硕计划招收10人(包括珠海校区),实际录取15人,新闻与传播专硕计划招收25人,实际录取28人。均在原有基础上,有小范围的扩招。
(二)中国人民大学
4月5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统考硕士生复试成绩公示。(学硕)采取的是差额录取,共有46人进面,最终录取34人。而专硕今年较以往扩招了1.7倍,进面43人录43人。
(三)南京大学
2024年专硕招生名额扩招19人,达到62人,总招生人数扩招至96人。非全日制过线基本全部录取。学硕招生人数较少,但是保护一志愿,不接收调剂。
(四)北京语言大学
专硕原招收25个人,算上保研分给统招及扩招的名额,最终录取40人。学硕和专硕加起来总共统招录取47人。不歧视双非,复试公平,不歧视跨考,保护一志愿。不看本科绩点,不压分,还扩招。
(五)中国社会科学院
专硕再度扩招,原招收22个人,最终录取32人,学硕与专硕加起来总共统招录取54人。
(六)华北电力大学
原定招10个,现在招15个。26进15个还接收校内转非全及校外非全调剂。
(七)华中师范大学
按照招生计划,学硕16个名额,专硕24个名额,但是实际录取人数学硕增加至18人,专硕增加至38人。专硕增加的人数近一半,名额增加了将近50%。
(八)武汉理工大学
专硕(本部)15人,专硕(襄阳方向)8人,学硕 9人,共计32人。相比于初试招生计划,专硕(襄阳方向)扩招1人,学硕扩招3人。
(九)重庆工商大学
学硕共录取30人,淘汰6人。专硕共录取45人,淘汰10人。专硕在拟招40人的基础之上扩招5人。
(十)西南政法大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共录取111人,比原计划招生简章里预计统招的77人,扩招了34人。
(十一)浙江传媒学院
新传名额扩招了大约33个。
(十二)天津师范大学
扩招至40人。
(十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传考研大扩招200多人,分数线大降。
2.扩招背后的深层解读
新传专业研究生扩招现象的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深刻内涵。
(一)我国高等教育战略调整和新闻传播行业发展趋势的直接反映
随着媒体融合和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既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跨界创新能力的新传人才需求日益旺盛。因此,高校扩招新传研究生,正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积极响应,旨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级传媒专业人才。
(二)我国教育部门对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关注
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可以接纳更多具有潜力的学生进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锻炼,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去提升自我、服务社会。
(三)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传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扩招,学校可以引进更多优秀师资,搭建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成长平台。
(四)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与信息交流,带动区域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一些新闻传播教育起步晚、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扩招可以帮助当地高校快速提升办学水平,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扎根地方,为地区媒体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总之,新传专业研究生扩招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扩张,更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新时代要求,推动新闻传播学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3.备考建议与展望
对于有意报考新传研究生的同学们,此刻正是抓住机遇、提前布局的关键时期。在选择院校时,不仅要考虑招生人数的增减,更要深入研究各校的教学特色、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以及就业前景。同时,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媒介素养,适应不断变革的新闻传播业态,才是决胜考研、开启成功职业生涯的根本。
无论是在政策指引下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还是市场驱动下的专业需求增长,扩招无疑为新传考研人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窗口。每一位怀抱新闻理想的学子,都应该在此刻把握机会,勇往直前,朝着自己心中的新闻圣殿坚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