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页 > 文章专栏 > 文章详情

这很“史论”+考研政治?+给我狠狠AI—清华大学25新传考研真题解析来辣!

真题解析 | 2024-12-25 22:56

今年不仅是考研政治、英语让大家破防,华子今年出的题也属实让大家破了更大的防。



填空题、英译汉、汉译英,真的是集考研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体,属实是“太全面了”


但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部分考题,我们带课的小班老师是反复强调过的!



清华学硕史论试卷分析


真题速递


一、研究方法题

1、“你怎么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并阐述以下研究方法属于哪一种: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民族志”(20分)

第二题 暂缺(20分)


二、材料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电报)

①马克思的交往和世界交往的含义

②电报的……

③电报对新闻价值和新闻体裁的影响


三、简答题

三社四边是哪三社,分别主要负责哪些范围(15分)


四、材料题(微短剧)(30分,7+8+15)

①微短剧创作井喷的原因

②微短剧出海的传播和接受方式的特点

③用跨文化理论解释微短剧出海的原因


五、论述题两道(20分一道)

①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说明其对中华文明建设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和特殊功能。

②英文论述)问全球南方合作在后西方,后疫情,后真相时代的意义?(还是影响)



研究方法题:清华大学在方法类问题的考察上呈现出保研考试与学硕考研试题的高度相关性,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充分关注保研相关试题资料。


材料题:学硕史论试卷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考察可以说是年年必考。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中的核心理论,其考察重点从去年的新闻领域转向今年的传播领域。世界交往理论如果放到考研政治备考中,你一定也不陌生!所以,新传材料题还是可以拿来用的!


外国新闻史的考察虽不符合国内院校考试的普遍趋势,但清华在该领域保持稳定的考察传统比如说2022年考过普利策名词解释,2023年考过“列举中西方历史中,两个最早的出版物名称”,涉及外国新闻史总体上分值大约是15分,但是集中到一道题里面考察一个点,确实还是有点令人惊讶的。


材料题:微短剧去年有狠狠押题,不过当时可能还是在发展的井喷期,今年看上去更加趋于稳定,而且史安斌老师也有关于微短剧的论文发表,所以说今年出这道题也是很合理的。


论述题:今年胡钰老师还是在这个方面有所发文,比较典型的也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战略等,这道题最好是不要回答得太过模版化。总体来说,虽然从不同类型知识的考察分值上没有大的比重变动,但是从具体问题设置来说,这次的史论卷子很史也很论,在具体问题设置上强化了与专硕的差异性。


全球南方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术热点的延续性,其考察时间相对于媒体热点呈现一定的滞后性,这也符合清华考题的一贯特点。




清华学硕实务试卷分析


真题速递


一、填空题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什么()

2.()是指新闻通过版面重要性……表示出来。

3. 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又称()

4. 塞尔维亚首都是()

5. 美国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有个中文名,叫()

6.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日报()

7.《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写的

8. ()写的《新闻学辞典》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新闻学……的专著

9. 台湾当局领导人()

10.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训是()


二、翻译

(一)中译英

1.The Paper

2.China green and low-carbon action

3.China's Production Capacity

4.ice and snow economic

5.hybrid rice

(二)英译中

1.两会

2.金砖峰会

3.生育友好型社会

4.全球文明倡议

5.教育家精神


三、论述题(2×20分)

1.运用一个党的理论,数字时代的舆论引导有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主要介绍平台,第二段讲人工智能的嵌入和潜在问题),说明平台对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影响。


四、实务题

(一)用倒金字塔方式进行新闻导语编译(英文),材料是中非合作论坛的英文材料,不少于100词。(10分)

(二)改错题:修改10处事实性错误材料是美国大选结束后各国的反应(20分)

来自改错回忆:

它给的是特朗普当选之后各国的反应,列出了很多国家领导人以及欧盟机构的官员,这一长串里面绝对会有很多错误,改出来的第一个错误是:万斯·詹姆斯→詹姆斯·万斯,还有一个是西班牙总理内塔尼亚胡→以色列,特朗普遭遇2次暗杀→三次

(三)策划题(20分)

一个深度报道:材料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欧盟和中国相关组织,WTO和王毅外长的回应。要求有报道题目,报道目的,内容规划,采访对象,以及对其中一个对象的访谈提纲(至少三个问题)。

(四)评论题(30分)

评论题:简单说明了我国航天成就,但是还是有少数人认为“航天经费不如投入民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评论


翻译题的设置呈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如引入转基因大米等科学传播内容),但整体难度适中。


填空题(新增):持续加强这种中传风的基础知识考察,不过鉴于清华研究生阶段课程中(如,院长给大家上的国际传播)也会在quiz考这种题,所以也没什么意外的了。准备方式基本上也还是参考保研动向就好。


改错题:美国大选相关内容的考察反映了对时政热点的持续关注,也是常规会准备的题目。


策划题:嗯?清华你真的没有和出考研政治卷子的人串通好的吗?怎么这个也如此趋同,对于中国绿色产业的这种限制之类的……所以家人们准备清华热点题就和时政押题紧密结合!包事半功倍!


清华每次在这种大题上把需要的要点、框架给系清楚是在是太贴心了(每次研究设计也是会告诉大家要写哪些内容),不至于让大家发挥得跑偏了,不过具体每个地方在撰写的时候也可能还是有坑的,比如说你要写出来具体的采访对象,而不是模糊地写某一个专家或者是谈判官员之类的~而且得分点的话也还是要参考咱们胡师姐的大班课哦。



评论题:这个题选择材料方面偏向于科学传播,材料主要讲的是投入航天经费问题,这也是典型的公众参与科学问题。我在想难道是有专攻科学传播方向的老师参与到862出题中了吗?总而言之大家还是多注意一下,这个特点可能在复试中也会体现。

论述题:运用一个党的理论,清华的风格就是在你使用理论上非常模糊(不像人大一般会给你限定死了),但是提问词很明确,有时候还会给到固定的答题框架。我个人感觉看到党的理论这个会有点懵,但其实什么高质量发展、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新发展理念这种东西应该都可以和这个靠。再度发现认真复习政治对清华新传学硕的作用。



清华专硕334分析


真题速递


一、名词解释

新质生产力

人机传播

多模态AI

数据要素

prompt engineering


二、简答题

1、简述数据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2、阐述人工智能对信息传播带来的伦理问题


三、论述题

1、用相关理论知识阐述传统文化物质性转化和价值性延展。

2、数字经济的概念,关键特征和组成。(用英语作答)



名词解释题目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导向,且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


传统文化题目体现了杭敏教授的研究方向,基本上每年杭教授都会有40分左右的考察内容体现,建议考生重点关注其研究。


数字经济主题的考察反映了当前研究热点,并与考研政治理论形成呼应,人工智能介入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考察与复旦学硕试题存在共通性。



清华专硕440分析


真题速递

440没有英语题和名词解释

一、简答题

1、如何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发展银发文创

2、简述“数字华流"的基本特征。

3、什么是准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


二、论述题

1、阐述 AIGC和影视产业融合的现状,分析其利弊和影响。

2、数智时代下,如何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以人工智能的偏见为主题,设计一个实证研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等。



银发文创如何做:之前给大家上课的时候反复强调!银发必考,银发必考,银发必考,千呼万呼始出来,今年果然考到啦!这个简答题也是和复旦下午35分操作题类似方向(复旦是银发网友沉迷直播带货)。


数智华流相关:往年在学硕考题中出现的高频考点,今年转移到专硕卷子上了!哈哈哈哈感谢北子哥群里分享的内部信息(bushi)北子哥赛高。


AIGC应用于电影产业现状和利弊:440人工智能含量依旧爆表,电影产业偏向新技术文化产业方面,结合今年沈阳老师的一些动向,比如说举办短片赛当评委啥的(我说了要关注老师的社会活动哈哈哈哈),这个题很可能是他的风格。


研究设计:人工智能的偏见!!!求求能不能别和复旦这么像了,复旦上午考了算法歧视啊啊啊啊。这里的研究设计题咱们就不用说了,学硕和专硕我都有让大家去准备,而且在讲人工智能章节的时候有专门指出许多针对大模型的新颖的研究方法甚至直接把论文喂给大家了,别不会了亲们真的。


总的来说,如果各位勇者想26考研挑战清新,一定一定一定(划重点)要把自己的英语底子弄扎实了。同时,经常看国际新闻、关注时事热点,这些更是新传人的基本修养。清新之所以会考察许多新闻中出现的概念,就是希望大家对于新传专业的学习不是几个月的突击,而是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系统学习。


推荐文章

发表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3051377756
13269018081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