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学 | 2024-05-15 11:03
必背名词解释
人物背景+主要思想观点+评价
(人物背景)瓦尔特·本雅明,德国美学家、文化批评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其被誉为“20世纪罕见的天才”,他的研究横跨了哲学、美学、语言学、文学、神学、史学等诸多领域。其代表作有《作为生产者的作者》、《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
(主要思想观点)本雅明坚信“大众”中蕴含的革命性潜质,指出新技术的革命潜力取决于知识分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创作者需要为人民利益服务。本雅明主张重建作者、产品与受众的关系,认为作者应该与受众结盟,聆听大众的声音。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本雅明认为复制技术的扩张一方面导致艺术作品的“灵韵”消逝,但另一方面指出复制技术具有一定的解放意义。其认为复制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崇拜性的权威艺术,开启了“氛围文化”向“民主文化”发展的进程。此观点对后来的文化理论和通俗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雅明持有一种历史化视角,认为机械复制不仅是艺术形式的革新,更能够拓展受众的数量和层次,为受众提供接触高雅艺术的机会。其与阿多诺的分歧在于,阿多诺认为意义产生于生产,而本雅明认为意义产生于消费。
(评价)与法兰克福的其他学者不同,本雅明在法兰克福学派对媒介技术和大众文化的否定性批判声中,首先发出了异样的声音,在学派内部开创了肯定性话语的轨迹。这种思想和认识方法上的开创作用,对于日后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