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页 > 文章专栏 > 文章详情

7月清北动态来啦!程曼丽讲解“数字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张铮研究数字文化“出海”...

保研专栏 | 2023-08-31 20:54

一月一次,7月清北动态速递(又名学界热点)考点整理来啦!


对于清华北大新传考研/保研er来说,学界热点有多重要呢?大概就是,学校刚刚开过的学术发布会,下个月就会出现在考试试卷上,契合度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举个例子

比如23年清华新传考研真题考过的共同富裕,这个不太常出现在新传考研试卷上的题目,其实在此前周庆安老师的讲座里有详细提到,于是出现在了试卷里。


因此,为了响应广大清华北大新传考研/保研er们对学界热点的需求,经过全新改版的胡师姐热点解析栏目来啦!
栏目介绍
(已经熟悉的新传考研er可以往下滑)
经过全新改版,接下来的热点解析将通过推过“推文+直播”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除了每一期的热点事件分析推送外,我们还开设了免费“直播讲热点”的课程专栏,学姐在线为大家解答分析当月热点事件和学界热点,深度剖析事件背后的新传学理,抓寻考试风向,手把手教你在答题中使用热点事件,绝对是新传考研保研的必备佳品哦!


—01—

院校动态


北大国际传播博士生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国际传播中的历史、技术与基础设施”,研究者们从政治经济与历史分析的视角进入国际传播、信息传播技术以及信息传播史的问题领域,围绕全球数字互联技术背后的发展与政治隐忧、媒体化政治时代的国际传播挑战、数字经济与自主性发展之间的张力等问题进行讨论。本次论坛中各位研究者结合了非洲、肯尼亚、俄乌战争等丰富的案例进行了研究。这些国际视角的案例别忘了积累哦。另外让我们来看看副院长致辞的观点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维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尝试界定传播学的范畴,它是研究物品、人员、信息、意义如何移动和交换的学问,其物质性的研究对象常常包含交通道路、远距离信息传输网络和象征性交换手段,这些领域所涉及的技术替代性问题,统一标准问题,垄断、竞争与创新问题,统治、治理与反抗问题,社会发展问题,民族宗教问题、资本与国家关系问题等可以统摄人类漫长历史中的一系列根本性议题。不仅如此,从“连接”与“网络”的传播问题出发,相比“政治”、“历史”、“社会”等相对宽泛的学科框架,更具研究上的明确指向和可操作性,它不但能够“聚焦”,也能够“深挖”,由此蕴含着巨大的知识创新空间。(来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png

(图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大学-莆田妈祖文化工作室”成立

说到妈祖大家或许会想到之前台风来袭时网友们的一个热梗“这台风一直拐弯,是广东的姥爷和福建的妈祖两地神仙在斗法吧”。但是其实妈祖文化在文化传播以及跨文化传播中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妈祖文化蕴含着“立德、行善、大爱”的崇高精神,弘扬“和平、勇敢、友善”的核心理念,践行“平安、和谐、包容”的宝贵价值观。同时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妈祖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天下妈祖回娘家”“两岸海上祭妈祖”“湄洲妈祖巡天下”等活动的举行,妈祖文化的足迹遍及五大洲4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杰出代表。


这个案例你get了吗?


2.png

(图源:澎湃新闻)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


7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在蒙民伟楼报告厅举行。


教师代表程曼丽为毕业生送上祝福与鼓励。她回溯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大变革时代下道路选择对每个人的重要性。程曼丽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身处新时代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如何用一代人的奋斗换取民族复兴的未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新时代留下的答卷。她勉励同学们以更开阔的眼界、更博大的胸怀,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自己,报效社会、报效国家、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2021级硕士毕业生代表杜翊铭从个人经历出发,向同学们道出自己的心声。他在发言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给了学子“看见”的能力,让同学们拥有了观察世界的“望远镜”和探索多元的“放大镜”,同时也不能忘记看到自己所长、看清自己内心的“显微镜”。他提醒同学们看见“看见”的力量,看到“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看到被忽略与未被探索的角落,看到自己无限的潜力和可能,并祝福同学们在未来都能够“看见”各自的精彩。(内容源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3.jpg

毕业典礼现场

图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江西浮梁举办

7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乡创学院举行,基地正式在浮梁县挂牌。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中极为重要的几个方面。通过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形式能够弥补乡村振兴中的一些短板。且浮梁县位于景德镇市,也是陶瓷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是是否能够将繁荣下沉,使得县、镇等都能够更加普及,提升人们的数字素养,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也是我们在这个议题背后可以继续深思的哦~


4.png

(图源:清华清小新)


—02—

讲座会议


共话智能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第十届国家传播战略论坛召开

7月8日,“第十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暨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兰州召开。国际传播又又又来了!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程曼丽,新华社原副社长、党组成员、高级编辑严文斌,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唐润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涛等18位嘉宾围绕“智能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传播的中国理念与实践”两个主题进行了两场学术分享。


张昆教授在致辞时指出,大国之间的较量既取决于政治、经济、军事等物质力量的博弈,也受到国家间认知、意志、精神等要素综合性对抗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战略定力,还需要战略思维,必须要在顶层的高度来设计国家的传播战略及其实施的策略,建立强大的国际传播体系,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家国情怀、职业理想和业务才能的新闻传播工作者。


程曼丽教授以《多维建构“数字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为题进行演讲,认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际传播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拓展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行智能化、场景化、多样化的话语构建。


当然这次论坛中也开始强调智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你get了吗?


5.png

(图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22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

2023年1月6日下午,《2022中国大学、央企、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系列报告》发布,2023年7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正式出版专著《2022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在序言中指出,对“海外网络传播力”理解分为在场、关注、承认、认同四个层次。2022年的考察指标权重也从第一个层次的“在场”向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转向,不仅仅是考察主体有多少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了多少内容,更需要考察引起什么话题,得到多少关注与评价甚至得到多少承认。(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6.png

(图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03—

7月清北论文速递

文末领论文合集


北京大学


胡泳、朱政德:从ChatGPT审视负责任创新:阻碍因素与转型方向

陆地、李怡波、杜伊凡:如何提升跨境婚姻家庭的周边传播作用——以云南省腾冲市猴桥镇为例

刘德寰、洪馨仪:意义互联网的兴起——ChatGPT开启互联网第三次革命

王洪喆、孔煜也:“潮汐车道”:冷战、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发展研究的第三世界源流


清华大学

吴璟薇、阎庆宜:传播为轴,回归混沌:塞尔的信使传播哲学

史安斌、朱泓宇: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理论升维与实践创新

史安斌、俞雅芸、赵明君:数字时代美国新闻媒体管控的“合理化”路径:历史溯源与现实拓展

李彬:活的学问与死的学问——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新闻学

曹书乐:跨国融合式课程的创新探索——基于清华大学“中韩对话”课程建设的经验

陆洪磊、杨鹏成:国际报道的“驯化”挑战与国际记者跨文化素养提升

胡钰:高质量新闻传播教育之着力点

吴璟薇、阎庆宜、陈漫如:多界面媒介生态对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影响

张莉、李晓宇:传媒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新绩效与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铮、刘钰潭:记忆的弥散:延安纪念场馆中红色文化的空间生成

张铮、方诗敏:文化突围与技术革新:新时代的数字文化“出海”研究


暑期就要结束啦~的你备考状态如何呢?不妨抽出时间听一听我们的公益直播吧!还能迅速get学界热点,巩固相关知识哦~


7.png
8.png

学界热点直播PPT截图

扫码收看回放【胡师姐7月学界热点公开课】想解锁更多学界动态及新传考点和理论分析!


9.jpg


推荐文章

发表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3051377756
13269018081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