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传理论 | 2023-07-05 23:36
本期栏目集结了新传学者的前沿研究热点方向。如果你还在为收集哪些热点而烦恼,为宽泛的考点而感到迷茫,那么本栏目将帮助你解决这些学习的小疑惑!
国际新闻界第3期 现代传播第3期 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 新闻界第1-3期
注:新闻大学第三期内容已经在新传顶刊速递02|算法冒犯、风险记忆、云游戏、新闻加速、媒介化社会……清华北大新传考研er快来get新概念!整理过了,故本期不再做整理,并且特意增加了新闻界1-3期的论文以作补充。
① 为什么你一定要看四大刊:四大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是新闻传播学术界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质量高且前沿知识广博,新传考研必须了解。阅读四大刊论文可以帮助新传学子快速掌握学界热点、研究动态,用最短的时间实现“高手速成”,并且四大刊等期刊知识相关内容是每年都会出现的重要出题来源哦!
② 怎么看:首先,看“新点”,最新提出的概念观点往往最容易考。其次,看“热点”,即在期刊中频繁出现,且反复研究的知识。最后,看“爆点”,每期期刊中下载量最高的论文往往也是获得认可最多的,最这方面期刊加紧阅读,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界动态。以上三点,也是本栏目重点关注的地方。
还没有看过第一期栏目的同学,可以点击文字,进行学习《顶刊速递第一期I数字公募、记忆之场、二度区隔……快来get新概念!》
话不多说,我们快来一起看看第三期四大刊栏目的重点知识都有哪些吧!结尾我们会送出本期提到期刊的全部最新论文合集,动动手指,集齐宝物~
本期从几十篇期刊论文中精选了9个重点概念,并分别从概念、剖析、应用等方面进行拓展,保证大家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
结尾点赞,我们会送出本期提到期刊的全部最新论文合集,动动手指,集齐宝物
—01—
三重勾连
三重勾连理论从双重勾连理论发展而来。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马丁内最早提出了双重勾连的概念。他认为,自然语言可以概念化为两个层次结构,即音素(独特的声音单位)和语素(意义单位) 。罗杰·西尔弗斯通等借鉴此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电视与家庭日常生活的分析中,从而正式提出双重勾连理论。
正是基于双重勾连理论忽视媒介的具体应用环境的缺陷, 玛伦·哈特曼等人将双重勾连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三重勾连框架,即不仅要考察媒介作为物品和作为内容传播渠道的功能属性,更要将人们对媒介使用的情境要素考虑在内。其强调从历史的、社会的更广阔的场景来看待媒介技术,提出媒介通过物理对象表达、文本语义消费、空间场景运用而获得其意义,认为媒介技术的三重勾连包括: 第一,作为物品的媒介(meida as an object); 第二,作为文本的媒介(media as a text);第三,作为即刻的社会空间场景的媒介(media as a immediate sociospatial context)。
“三重勾连”理论的提出弥补了以往研究重视媒介文化和技术,而相对忽略媒介消费的社会和空间场景的不足。
参考文献:吴琳琳,杨晨伟.产品、文本与空间: 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的三重勾连[J].现代传播,2023(03).
—2—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者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其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风险社会”“个体化”和“自反性现代化”,三个概念交织缠绕并互为补充。自反性现代化瓦解了工业社会中固有的传统生活方式,也破坏了个体在传统社会情境下赖以展开行动的社会纽带和关系基础。这使得个体成为失去参考坐标的、悬浮的“原子”,也使得迷惘、焦虑和不安伴随着“后历史”的终结弥散在整个社会。这种不确定感本身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风险。而个体在面对传统之神圣性丧失和制度性的脱嵌与再嵌入时,必须调动自我主体性活出“自己的活法”。
遗憾的是,尽管贝克从财富分配、知识政治、阶级地位等诸多方面对风险进行了讨论,但他并未深入分析和阐述媒介在风险生成中发挥的作用。风险社会的另一位大师吉登斯则直接注意到了媒介在现代性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张杰,聂茜.风险网络:作为非人行动者的媒介与社会风险的生成[J].新闻界,2023(01).
—3—
深度伪造
深度伪造(deepfake)是采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方法来伪造图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国外社交媒体平台 Reddit,该词语由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伪造(fake)合成而来。陈昌凤教授等将深度伪造视为一种合成媒体,它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的算法技术,进行自动化的智能生产,操纵和修改数据以实现媒体的传播行为。深度伪造的概念其实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一个更加中性的表达是“深度合成”(deep synthesis),即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生成包括图文、音视频等内容的技术,高度仿真性是其核心特征。
图像和语音是深度伪造的重要应用对象,其中,面部篡改是深度伪造的主要技术手段,技术核心是生成对抗网络。Tolosana等根据篡改程度的高低,将主流的面部篡改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的人脸合成 、身份互换、面部特征篡改,以及表情互换。语音伪造也是深度伪造另外一个重要部分,包括语音配音、语音转换和语音合成等三种类型。早期深度伪造的案例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导人、女明星、喜剧演员等。
参考文献:何康,张洪忠,刘绍强,王競一.认知的罗生门效应制造:深度伪造在俄乌冲突中的案例分析[J].新闻界,2023(01).
—4—
NFT
非同质化通证(Non-Fungible Token,以下称“NFT”),又称为“同质化代币”,是记录在区块链数字账单上的基本数据单元。每个代币包含独一无二的数据信息,其作为虚拟商品所有权的电子凭证而存在。由于它无法从数字文件中删除,所以可以用来表征若干数字物品。NFT技术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可追溯性的特点,能够解决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失衡等问题。
NFT可以说是物、货币、资本、符号和象征的结合与统一。
3. NFT具有象征价值。NFT非同质化代币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它代表任何资产的所有权证明。
数字藏品如果想要在国内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其藏品本身的文化价值打造,市场的监管体制的构建以及二级市场的逐步放开是必然趋势。
3.监管机制和合规政策逐步完善健全。
参考文献:张惠彬,于诚.NFT 数字出版平台视野下“必要措施”规则的检讨——以“NFT 侵权第一案”为镜鉴[J].新闻界,2023(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