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研专栏 | 2023-03-17 15:01
胡师姐热点解析栏目全新升级啦,学界前沿热点来啦!
经过全新改版,接下来的热点事件分析将通过推过“推文+直播”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除了每一期的热点事件+学界前沿分析推送外,我们还开设了免费“直播讲热点前沿”的课程专栏!
学姐在线为大家解答分析当月热点事件和学界热点,深度剖析事件背后的新传学理,抓寻考试风向,手把手教你在答题中使用热点事件,绝对是新传考研保研的必备佳品哦!
学界的哪些报告发布了?老师们又开了哪些讲座?各个学校又有啥好玩的新闻了?这些都显示着院校的动态和研究的部分走向。我们将对其中的考点进行梳理,简化知识,带着大家一起解读。(文末可以领取23年1-2月清华北大新传论文)
本期热点事件分析,我们选取了1—2月的重要学界热点事件,对院校的动态、学界的讲座等进行解读和分享~先在推送中提前获取本期的内容吧~
注意:之后的热点分析每个月都会上线,建议大家提前收藏文章、关注公号、星标避免之后错过哦!
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NeurIPS 2022(第36届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上,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杨耀东助理教授、计算机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董豪助理教授共同指导,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图灵班本科生耿逸然和安博施作为共同第一作者获得MyoChallenge挑战赛Die Reorientation赛道冠军。
(图源:北京大学)
2.北大新媒体研究院召开“推进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寒假实践启动会
2023年1月20日上午,新媒体研究院2022级硕士生党支部召开“推进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寒假实践启动会,学生工作负责人徐金灿、支部全体党员线上参与。此次实践要通过参访调研各地博物馆或红色景区,展现具体的特色文化资源,并为如何更好地传播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3.清华大学寒假实践总结之人类学重访
乡村振兴与国际传播是清华大学寒假实践的两个方向。今年寒假,清华大学组织了访问藏族文化的一趟特殊旅程。支队成员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主,邀请北京各高校的同学参与,围绕以“上九节”为首的嘉绒藏族传统文化民俗,借助影像人类学的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日野调查等形式对硗碛藏乡进行重访。他们用镜头深入挖掘埋藏在硗碛藏乡的嘉绒藏族文化瑰宝,用语言探索在新世纪“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独属于硗碛藏乡的时代印痕,走向文化振兴之路。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外文局指导下,该项目已入选“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最具社会价值提案”,讲述以文化驱动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聚焦新时代中国民族故事,振响乡村振兴战略之声。
(图源:清华清小新)
清北老师1-2月论文速递
虽然是在寒假阶段,但老师们可没有闲着哈哈哈!快来看看他们都发了哪些论文吧~福利中有论文包哦,文末领取!
|清华大学(14篇CSSCI)
❶ 司若,黄莺:Film3立体化生态系统:Web3对影视产业的意义
❷ 王沛楠,史安斌:“持久危机”下的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2023年六大热点议题的分析
❸ 史安斌,刘勇亮.聊天机器人与新闻传播的全链条再造
❹ 曹书乐,刘思萌:“玩托邦”中的性别实践:中国女玩家如何看待游戏中的女性角色
❺ 闫桥:传播生态变革与人机传播的未来
❻ 张钧涵:从地方芭蕾到媒体芭蕾:中国乡村自媒体中的人地关系建构
❼ 虞鑫:从公共性到人民性:媒体的两种不同公意形成之路
❽ 周庆安:耗散与有序:学科交叉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❾ 尹鸿,梁君健.烟火人间 温暖现实——2022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
❿ 陈昌凤:媒体融合应深入人类社会和生活
⓫ 胡琦:全媒体时代网络谣言产生的心理机制与治理路径
⓬ 匡恺,刘勇亮.不确定性与信息管理:基于动机信息管理理论的元分析
⓭ 杨凯:中国精神隐喻:中国故事影像意义生成的视觉修辞分析
⓮ 王达:数据主义视域下推荐算法的批判路径
|北京大学(7篇)
❶ 张慧瑜:生产宣传的理论来源与新闻实践——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为例
❷ 刘润坤:互动仪式链:“十七年”时期农村电影放映的社会传播学机制——以延边州和龙县第一放映队为例
❸ 朱政德,胡泳:重思数字基础设施及其与人、自然之关系——以图底关系为方法论的本土化考察
❹ 朱政德:技术犬儒主义式抗议:元宇宙的民间理论研究——来自河南省B市X县城的调查证据
❺ 杜永欣:认知错位与信任回归:“漂绿”传播的受众认知研究
❻ 蒋雪颖:公共传播视角下北京小众书店的经营特色与文化价值
❼ 胡泳:监视型社交的兴起与后敞视时代的来临
国际传播是去年重要的话题,那么高校领域也有这么一份报告。报告指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与复旦大学被选入2022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案例库。
这些大学的海外传播力建设呈现出多项亮点。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凭借在全平台的优异表现和高质量的传播矩阵打造成为国内高校海外传播力建设的标杆与典范,在新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头部优势更加明显;Google平台上,南京师范大学关注世界环保和传统文化赢得好评;Wikipedia平台上,中山大学着力彰显校园历史底蕴,丰富文化传播内容;上海交通大学立足全球视野,贴合国际话语,创造与海外用户的交流契机;Twitter平台上,浙江大学注重互动效果,把握热点事件,拓展信息来源,讲述生动的浙大故事;重庆大学将高校风格融入城市肌理,用地域特色打造视听盛宴,吸引大量粉丝……
这些都是实用的国际传播案例哦!
2.“俄乌冲突”舆论博弈研讨会
2月24日下午14:00,《互联网与认知:“俄乌冲突”舆论博弈研讨会(第四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第一会议室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等单位四十余位师生参与讨论。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主持。
(图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还记得俄乌冲突吗?学者们从中欧关系、舆论传播、国际舆论战、对欧盟政体的影响、战争中的儿童影像等多重丰富的视角对俄乌冲突进行了解读。(原文请戳互联网与认知:“俄乌冲突”舆论博弈研讨会)
3.北大国传讲座:中国企业在非传播话语重构的努力和现实——以COP27为例
2022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而本次缔约方大会有一个别称:“非洲的COP”(Africa's COP)。其中,参会的华为公司提出以ICT技术赋能全球绿色发展,5G、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可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改进工业流程。此前华为推出的一款绿色5G天线,仅需原来70%的能耗便可以保持同等范围的覆盖。本次分享会以COP27为实际案例出发,探讨中国企业在非洲进行传播话语重构时,所做出的努力与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图源:北大国传)
4. 《传媒观察》激荡AIGC讲座(彭兰、杜俊飞、胡泳、王成军等八位学者参加)
ChatGPT掀起的AI创作热潮引发人们的关注,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有望塑造内容生产的新范式,成为智能数字交往的基础设施。《传媒观察》与数字交往研究小组于2月21日联合主办“激荡AIGC”主题对谈,邀请数字交往研究小组的8位学者一同研讨、争鸣,把这些议题的学术沉思延伸至更大的空间。同时,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也举办了GhatGPT的学术沙龙活动,会议重点整理请戳 8所高校10位教授齐聚探讨,今年新传第一大考点,想读研你不可不知
|观点速递
彭兰指出,在对话情境、情感表达与互动、风格个性等方面,机器迭代可能没有关键障碍。不过,在经历共享、身体表现与互动等方面,机器永远有其局限。她同时强调:“未来,人机交流可以帮助人类认识人与机器的差异,明确‘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
王成军认为,近期ChatGPT掀起的狂热讨论,其内核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取代所引发的焦虑。这背后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经济叙事。
胡泳发现,人工智能的内容输出往往看起来正确、本质上错误。他提醒大家,机器人之所以有所谓的“阴影人格”,是因为其训练模型源于开放网络。人类的日常语言本质上是有偏见的,甚至不乏仇恨。
(图源:传媒观察)
ChatGPT备受学界关注,会议相关原文链接:
https://k.sina.com.cn/article_5675440730_152485a5a02001jxro.html
5. 2022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与文娱法事例发布会暨研讨会
1月7日下午,“2022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与文娱法事例发布会暨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发布“2022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事例”、“2022年度中国十大文娱法事例”。本次活动评选的事例具有典型性和影响力,覆盖了传媒与文娱行业的立法政策、政府监管和司法裁判,涵盖了影视、网络文学、音乐、游戏、艺人、广告代言、剧本杀、体育、网络直播、网络生态治理等多领域,专家的点评全面深刻,包括历史回顾、亮点总结和未来展望等,归纳了2022年传媒与文娱法治的规律,也为行业未来走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案例库又来啦!!!)
(图源:中国法院网)
寒假丰富的实践中,各大高校也体现着自己的特点。马上就要复试啦,大家一定要多多关注学院的动态还有学术界一些重要的活动,不要只被火热一时的ChatGPT冲昏了头脑哦~
国际传播、乡村振兴、智能传播等依然是各大院校关注的重点!
如果需要专业的新传保研指导,快来添加助教老师微信吧,还能加入胡师姐24新传保研公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