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研专栏 | 2025-01-13 20:51
阅读指南
01. 院校介绍
02. 考情分析
03. 备考建议
04. 写在最后
01
院校情况
【院校介绍】
浙江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7931901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98.2万册。截至2022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5821人、国际学生5123人、教职工9746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全职院士24人、中国工程院全职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3人。2022年,浙江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中,新闻学科于1958年创办,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教育的单位之一。学院遵循“创新驱动、以人为本、交叉取胜、主流引领”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传媒创新创业的人才摇篮、科技引擎和智库基地。作为国内传媒教育的重镇之一,近年来,学院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影响不断提升。
图源: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官网
【专业设置】
目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新传类招生专业主要有学术型专业新闻学、传播学、电视电影与视听传播学与专业型专业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等专业,其中2024年招收专业和拟录取人数如下:
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截图(来源:网络)
【重点导师介绍】
以下为节选,全部老师情况请在官网查看
黄旦
黄旦,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2020年受聘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中外传播思想史、中国媒介史和媒介理论等,出版、发表了一系列卓有影响的学术论著,并主持出版“传播与中国”研究文丛以及多套译丛,对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在新传播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主要关注中国的新媒体变化及其实践,以“媒介”为视角,主持并推动“城市传播”研究方向的创建,提出新报刊史书写的构想,联合同道组织学术团队,致力于打破原有的研究范式,探索新闻传播研究本土化的新路径,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
方兴东
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双聘教授,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民进浙大委员会副主委、民进浙江大学西溪支部副主委,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UNESCO信息伦理工作组专家。
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5年),浙江省万人计划文科领军人才(2021年)。
曾任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2012-2021年)。先后兼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宣部网络治理创新基地主任、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常务理事、互联网实验室主任、《网络空间研究》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互联网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0多项。目前承担多个重大课题。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发起人,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兼主任,博客中国创始人。2019年南加大(USC)安纳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全程参与、见证并追踪研究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媒体传播、互联网历史与文化、数字治理与网络安全等。至今撰写相关文章1000余万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其中7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IT史记》和《互联网口述历史系列丛书》等互联网相关著作30部,其中1999年出版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成为唯一一本入选“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20世纪100本书籍”的IT类书籍。《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为最近10年内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引用率最高的论文。是国内互联网反垄断、网络治理、博客、Web 2.0、超级网络平台、数字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最早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之一。
黄桑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众传播学博士,密歇根州立大学公共关系学硕士,浙江大学广告学学士,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哈佛大学医学院禅修与心理治疗学院(IMP)高级专业认证项目毕业。日本电通集团总部(东京)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品牌营销传播,广告和消费心理,精神和心灵消费。担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广告学会会员、欧洲广告学会会员。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外广告学、心理学核心学术期刊与权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担任多个SSCI国际学术期刊及国内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广告学学术期刊编辑。另曾担任第19届亚运会杭州亚组委西亚大区国家奥委会联络协调员
卢小雁
卢小雁,1972年2月生,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正高级实验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省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新闻传播学科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告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财政部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两奖”(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专家库成员;浙江省软课题评审专家;浙江省广告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国石文化保护研究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会展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传播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企业形象研究会常务理事;2006年度教育部-日本电通广告学高访研修项目客座研究员,2008年挂职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助理。浙江省及杭州市蓝皮书特约作者(文化艺术卷),国际传播学期刊China Media Report Overseas编委。近年来负责及参与完成国家、省部各级重要的文化与科技传播领域科研项目多项,负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共文化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与绩效评估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子课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体系构建与绩效评估研究专题项目: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 》子课题研究以及多项部级、省级重要的网络教学建设项目和实验教学建设项目;多项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核心一级刊物论文, 多篇传播学及传播技术领域国际影响力论文(多篇进入EI核心检索、CPCI-SSH核心检索、IEEE核心检索),多篇论文进入CSSCI、CSCD核心检索;出版教材及著作10余部,主编国家级教材《电脑广告设计与制作》,研究报告多部,共计近千万字;获得全国、省部各级成果奖及荣誉近20项。在广告与策略传播、传媒技术、传媒实验教学及新媒体传播应用等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曾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曾受邀担任IEEE会刊论文编审,曾多次主讲浙江人文大讲堂和杭州电视台钱塘论坛。
02
考情分析
【2024年保研情况分析】
夏令营
信息发布时间线:
夏令营信息发布:6月6日
夏令营日期:7月1日
夏令营开营通知:
夏令营招收名额:
招收专业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戏剧与影视,两个专业分别拟招收30和40人(实际入营人数将根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
夏令营日程安排:
注意: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夏令营规模较小小,招收专业仅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和艺术硕士(广播电视领域)。且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夏令营更多是作为一个增进高校学子对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了解的渠道,优营并不具有录取效力,但一般来说获得优秀营员资格的同学,在预推免阶段一定会入围;但优营同学一旦进入预推免,就与其他同学是同一起跑线,不保证录取。
所以想要冲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同学,建议将重心放在预推免上,集中冲刺。
预推免
信息发布时间线:
预推免信息发布:9月6日
预推免考核日期:9月24日-9月25日(线下考核,不同专业分开进行考核)
推免报名通知
考核方式:复试总时间每位学生不少于20分钟(直博生不少于30分钟)。复试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包含专业水平考核和外语听力、口语考核环节,复试成绩中外语听力和口语占20%、专业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占80%。复试过程中需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考核真题】
夏令营
只面向专硕,没有笔试,2天,全自费,第一天上午座谈介绍,下午参观校史馆,第二天面谈考核,考核流程会提前3天告知。一个人大概20分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分钟中文自我介绍,第二部分是3天前告知项目的展示(个人独立完成),可选择新闻报道策划、品牌营销策划、专访采访策划等多种形式,可自选,限定时间讲述,随后老师据此展开提问,第三部分是隐藏板块(没有提前告知形式,会给你一段英文材料,要求直接朗读并翻译,不是专业论文的那种,类似阅读理解的某一段落)
英文:给了一段英文要求翻译
预推免
1.结合具体事例,谈谈综艺节目的制作伦理(数字媒体艺术)
2.国际传播共通体现在哪,政治层面怎么寻求共通?
3.媒介融合如何突破过去问题进一步发展?
4.当下媒介融合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县级融媒体中心感受到了什么问题?
6.从文化理论和跨学科理论谈一谈电竞与游戏的区别?
7.为什么说游戏是第七门艺术?
8.用类社会互动理论解释一下虚拟主播。
9.如何进行亚运会报道策划?
03
备考建议
浙大的整体风格就是“严谨”、“深度”、兼顾经典理论和学术前沿,入选极难。
综合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学硕及专硕历年招生数据和院校背景来看,学硕竞争难度相对高于专硕,夏令营只针对专硕展开;且浙大本校直研人数较高,本校学生的名额占到录取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外校每个学校基本只有1-2个入围名额,入围难度很高。
相较于学硕,浙大新闻与传播专硕与广播电视专硕招生名额有明显增加,学生本科背景门槛要求相应会下降,985之外,211新传强校、或江浙地区的211同学、背景较好的211同学也有入围机会。因此想要报考浙大新传的友友们一定要慎重,综合考量自己的本科院校背景和实力;并建议将准备重心放到预推免上。
同时,浙大很考验知识的深度和前沿的积累,尤其在笔试环节,题目不难,但真正有区分度的地方大概是看谁能不拘泥于理论,答出高度与创意。这就要求大家要去大量阅读和积累前沿论文与现实案例。并且可以在备考中尝试模拟,培养自己的答题框架和逻辑。
浙大新传对于英文的要求也很高,自我介绍是在英文的面试中进行的,后续也会用英文进行追问,所以一定要练好自我介绍英文版,不要给自己挖坑。虽然说在浙大新传的面试过程中,老师会不断进行追问,但其实也是在给你多次回答的机会,也许第一次回答并不令老师满意,但如果在追问时答得好,也会得到老师的肯定!
04
写在最后
浙江大学新传保研历年都处于高难度地位,对外校的同学来讲其位子少门槛高,很看重院校背景、专业排名,且仅有预推免一次录取机会,难度较大;但老牌强势985的学校title加持,浙大新传还是值得它的难度要求。
最后,真心祝愿所有保研er们都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