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考分析 | 2025-01-06 19:41
想必在这下降的50万人中也包含了不少的新传学子吧。
考研人数的大幅下降,部分院校的报录也在直线下降,这或许意味着上岸率变高?那么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几所院校新传专业的报录比情况。
01深圳大学
在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评级中,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位居全国前10%,全国第12名;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也较第四轮再进一步,并列全国第12名。
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官方网站显示,2025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统考计划23人,报录比大于5,新闻传播学专业统考计划21,报录比大于5。
深圳大学专硕每年的报考人数也远高于学硕,而学硕的分数线是普遍高于专硕的,专硕分数线整体来说变化不大,基于与国家线保持一致。此外可以发现深圳大学的报考人数近四年来也在逐步下降,分数线也会有微小调整。
深圳大学新传学硕和专硕共用440考卷,考题主要侧重国际传播、数字营销、新闻生产、数字媒介等方面。同时深大新传更加注重考察热点时事,eg:评论沙白白安乐死(2025专硕334)、评论黑神话悟空(2025专硕440)、阐述《生成式人工智能暂行管理条例》的必要性(2024专硕334)、材料题:阐述网络欺凌(2023专硕334)……
综合分析,深大的考题较为灵活,在考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会增加对新闻实事和热点的追踪。此外题目类型并不固定,论述、实务和材料题交叉,考察内容较为前言,关注当年影响较大的热点事件。最后深圳大学比较注重考察营销和广告策划,会基于热门IP定题,这就需要考生了解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同时熟知不同媒介平台的特征。
02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归属于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1982年 “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首访中国大陆讲学的第一站即是华南师范大学,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也创建的新中国首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中设置影视教育方向。2001年创办中国首批传播学本科专业,2002年获批广东省首个摄影本科专业,2008年获批新闻学本科专业,2022年传播学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传播学科于2005年获批传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编辑出版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入我院。
截止10月28日更新的数据,华南师范大学新闻学报录比【1≤报录比<2】,传播学报录比【1≤报录比<2】,专硕报录比【2≤报录比<5】。三个专业横向对比,目前专硕热度最高。结合去年的数据进行对比,2024年三个专业的报录比分别是:新闻学3.17;传播学2.71;专硕6。可见,25年学硕和专硕报考人数都是大幅度降低的。
华南师范大学每年新传报考人数远低于其他211院校,专硕报考人数近年来小幅下降,新闻学和专硕每年分数线在国家线左右浮动,传播学分数线较高。
华南师范大学每年题型较为固定,主要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实务为主。考题较为灵活,风格并不固定,通常以基础性内容为主,但会在基础性内容的基础上添加比较小众的知识点,因此在把握基础的同时需要通过论文等扩展视野。
03华侨大学
2003年起,华侨大学增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6年5月,学校决定成立独立建制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现有数字传播系、数字出版系、数字新闻系3个学系和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新闻学、数字出版4个本科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3年1月,学院在中国语言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的“媒介文化与传播”二级学硕士点获批,2016年9月获批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点,2023年9月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根据最新数据,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报名7人,新闻与传播全日制生报名113人,而今年华侨大学新传学硕拟招10人,专硕拟招38人。对于一志愿是华侨大学的同学来说,压力是比较小的。
华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风格体现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同时也紧跟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新闻学的考察比较基础,涉及新闻要素、新闻专业主义等基础且全面的知识。传播学的考察比重较大,注重基础理论。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对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作为院校特色,也是考生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
04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教育传播系,1985年由赣籍国际著名传播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教授提议并支持创建,1996年更名为传播系,2000年升格为传播学院。2018年12月更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现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技术学等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文化艺术与传播二级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新闻与传播、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影导演创作三个专业硕士点。
根据官网数据,江西师大计划学硕招生17人,报考人数35人,专硕招生45人,报考人数163人,综合分析报录比较为乐观,上岸几率较大。
江西师范大学新传真题偏向于对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双重重视。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对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务写作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考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此外,关注业界和学界的热点话题,以及“红专”类社会重大/热点事件,对于备考江西师范大学新传考研也是非常重要的。
05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成立于2019年,由上海师范大学原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与原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及其相关专业组建成立。学院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分别是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分别是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传播学、新闻学。拥有专业硕士点3个:广播电视、戏剧、新闻与传播上海师范大学新闻学拟招生10人,传播学拟招生13人,新闻与传播拟招生32人。
招考人数统计显示,2025年上海师范大学新闻学报考14人,传播学报考81人,新闻与传播报考226人,总体来看新闻学竞争压力较小,上岸几率很大哟。
上海师范大学新传考研的真题注重对考生全面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尤其是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和跨学科的分析能力。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对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业界和学界的热点话题,以及具备案例分析的能力。此外,真题中对辩证思考的考察也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批判性思维。
06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是最早创办新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1959年5月,受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委托,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前身)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由师范院校设立的非师范类专业新闻学专业(专科)。1979年新闻学专业恢复重建,1980年招收首届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成为全国首个开办新闻学本科专业并列入教育部专业名录的高等师范院校。2003年成立新闻传播学院,今年建院20周年。2014 年 9 月,天津市委宣传部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工作全面启动,学院成为天津市第一家“部校共建”单位。同时,新闻传播学院还是全国 21个中国新闻奖、20个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推荐院校之一。
天津师大学硕计划招生24人,报考46人,专硕招生35人,报考152人。相较于往年的报录比情况,天津师范大2025年报考人数大幅下降,但是拟招考人数保持基本不变。
天津师范大学专硕334题型近几年保持稳定,通常包括简答或辨析、论述和实务题,其中论述和实务各两道题。实务题的评论选题通常围绕当年的热点话题,如近两年的报道策划题目都聚焦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而440题型自2019年更换参考书目后,增加了判断题和选择题,考察内容偏向细小知识点,名词解释较为大众,涉及的前沿知识点较少,内容大都比较基础,难度适中。学硕的题目更偏重于理论性和学术性,涉及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对媒介经营管理、新闻学术史、传媒伦理与新闻规制等方向的探讨。
07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传播学院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双学位)、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博士专业,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另有新闻与传播、出版、戏剧与影视三个专业型硕士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目前只公布了2025年拟招生人数,但是报考人数暂未公布,但总体来看25年招生较往年有所增加,那么在今年报考人数下降的情况下,华东师范大学的上岸几率也将有所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新传考研的真题风格体现了对基础理论的重视,同时也紧跟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硕考题更侧重于实务操作,尤其是新闻写作和传播实务的考察,同时考题关注传播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如互联网的结构和基本理论在新时代的变迁。
学硕考题注重对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的考察,包括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基本概念和理论。考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新闻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体现出辨证思维,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考察。
08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归属于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国际数字影视学院)成立于2023年12月,由原国际传播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组建而成。学院立足于现代传播生态与艺术创意创作的交叉融合,旨在培养传播与艺术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扎实理论基础、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国际传播与艺术学科教育、科研、实践、学术交流重点基地和重要窗口。
根据招生计划,海南大学预计招生专硕全日制15人,学硕10人,官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报考人数,但是非全日制报考少于5人。
海南大学新传考研的真题风格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同时紧跟时事热点,考察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和对热点事件的分析能力。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对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掌握,并且能够关注和分析当年的热点事件。
此外,对于新媒体知识点和国际传播的考察也较为频繁,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新媒体素养。整体来看,海南大学的真题风格注重基础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对时事的敏感度。
09陕西理工大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积累了20余年的办学经验,是陕西省首批创办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高校之一,毕业生广泛服务于各大媒体和相关行业中,4人获得“中国新闻奖”表彰奖励。2019年依托文艺学“文艺与媒介”方向招收学术型硕士。2024年获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制三年,授予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
陕西理工大学发布的2025年研招报名讯息,明确提到:0252 应用统计、0453 国际中文教育、0552 新闻与传播、0802 机械工程专业报考人数在10人以下,有较大机会上岸哦!
目前大部分院校暂未公布报考人数,但是在今年报考人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很多院校的招生名额依旧不减,下面让我们看一下一些院校的历年报录比。
10电子科技大学
11南京大学
12厦门大学
从报录比数据来看,2025年的考研形势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但各院校之间差异显著。与此同时,专硕报录比普遍高于学硕,部分院校的学硕专业录取难度有所降低,这为学术研究型考生提供了更好的机会。考生在择校时,应结合报录比、考试风格以及自身优势,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
26考研儿,是时候开始备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