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跟读 | 2024-08-13 20:23
到了暑假,那些国内的cssci大家应该都看腻了吧!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ssci顶刊,围绕新闻领域、传播领域、社交媒体领域、广告领域一些国外学者的新料!
我相信看了这些,大家脑子里的存货,也会焕然一新!
(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15篇ssci的电子版~)
01
新闻领域
文章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Brazilian Digital Journalism:Historical Context and Innovative Processes
文章来源:《Journalism and Media》
在新闻中,人工智能有助于(重新)将事实和数据(结构化或非结构化)聚合为信息,并组织和生产知识;也可以用于重复和“无聊”的任务,比如系统化财务报告和数据库,以及搜索故事、写作、发布等。
在具体的搜索中,作者注意到新闻机构仍然没有以官方和广泛的方式使用OpenAI工具,因为AI可能被视为对新闻编辑室本已稀缺的工作的“威胁”。
然而在人工智能趋势之下,ChatGPT等AI工具确实可以作为一种资产来协助人类记者或媒体专业人员,并可能与提高新闻和媒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关。
文章名称:The System Is Corrupted, and the Mainstream Media Is Lying to us!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Affinity Toward Conspiracy Myths and Alternative News Media Usage
文章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近年来,替代新闻媒体(ANM)已成为某些新闻用户的关键信息来源。目前看来,民粹主义和媒体使用确定与替代新闻媒体使用相关的两个主要因素。
所以作者做了五个假设,其一是:对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态度越积极,个人越有可能成为ANM用户。其二是:对阴谋神话的亲和力越高,个体越有可能是ANM用户。其三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社交媒体使用率越高,个人就越有可能成为ANM用户。其四是:较高的新闻和政治社交媒体使用与较高的ANM使用可能性呈正相关。其五是:广播媒体的使用率越高,个人成为ANM用户的可能性就越小。
最后本文的结论是:典型的瑞士ANM用户对阴谋神话有很高的敏感度,对右翼民粹主义政党SVP的偏好与ANM的使用不呈正相关。
02
传播领域
文章名称: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older people’s long-distance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the impact on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文章来源:《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SCOT理论认为技术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在“赤字”老龄化模型中,老年人往往被描绘成使用负面的刻板印象,例如,生活残疾、健康状况不佳、孤立和孤独、消极的情绪体验。在此情形下,通过打电话或者打视频来缩小与亲戚的距离和孤独感成为大势所趋。
但作者得出,老年人认为身体体现(身体存在)和触觉互动是帮助解决孤独感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要素,而这是视频通话无法解决的品质。
虽然电话确实会影响孤独感,但这可能是因为更多的电话数量也可能与与当地家庭更多的面对面接触有关。
文章名称:Strategies of Chinese State Media on Twitter
文章来源:《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本文中,作者从中国官方媒体的推特传播策略出发,提到某一家媒体人为增加粉丝的迹象有限、很少与推特用户互动、内容发布不太多样。
虽然他在结尾提到,该媒体并不能代表中国的主流媒体,但目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所以才会有这一篇文章的发布与传播。
表面上是在为中国说话,实际就是以中国的某家媒体作为反面教材,让别人抓到了贬低中国、削弱中国、模糊中国的把柄。
03
社交媒体领域
文章名称:The Self-representation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on Instagram
文章来源:《Commuciar》
残疾人被困在矛盾的视觉表征中,而这种视觉表征不断地引发他们的耻辱感,通常被称为卑鄙主义。
许多残疾人的外表使他们感到不符合社会强加的美的理想,虽然Instagram是“视觉行动主义”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这里行使被看见的权利,但残疾人因不符合身体美的主导美学理想而受到污名化和边缘化。
理想的审美标准在Instagram上传达生活方式,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而对于残疾人来说,尽管任何群体的视觉表现都有助于提高其知名度并促进公众对残疾人的接受度,但残疾人仍在等待其障碍被标准化和接受。
在这个意义上,残疾人蒙受的耻辱继续助长对他们的歧视,因为他们没有达到主要的美容标准,并有一个假想的“有缺陷”的身体。
文章名称:Sharing and social media: The decline of a keyword?
文章来源:《New media and Society》
尽管有些人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促进和谐、互助和关怀的力量,提供了一种新的“分享”模式,但不可否认,“分享”从其早期作为社交媒体公司自我展示的必要条件的地位发生了降级。
它已经从许多服务的主页上完全移除,或者毫无新意地留在“图片”或“视频”等物品上,在这些物品上,它的隐喻作用微乎其微,是的,“分享”在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展示中所使用的术语中已经失去了它的中心地位,逐渐衰落。
本文的研究也在表明,在2000年代中期开始的社交媒体首页“分享”的使用过程已经倒退,这意味着社交媒体平台不再觉得需要或渴望与这些文化信仰联系在一起。“分享”显然不再像10年或15年前那样为他们提供服务了。
04
广告领域
文章名称:Exploring global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advertising research: A focus on consumer behavior
文章来源:《Current Psychology 》
在作者看来,神经科学工具和方法可以测量大脑和身体的活动信号,一定程度表明了消费者对广告活动的反应,比如,情绪、注意力、记忆、感知、奖励处理和动机。
通过在实施之前识别广告活动的优势和劣势,广告商可以制定更有效的广告活动,并纠正产生对广告消极态度的消极方面。
此外,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情绪、注意力、记忆、奖励处理、动机和感知等神经和生理相关因素来预测广告活动后的消费者行为,比如对名人等主持人特征、性别声音、商业诉求、反吸烟运动等社会努力和公共卫生的反应。
实际上,这项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广告是如何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发挥作用的,并应用于开发各种领域的吸引人的广告,包括政治、社会和商业。可以说,神经营销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
文章名称:Sex, race, and femininity: young Chinese females’ responses to lingerie advertising
文章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本文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去探究了“中国女性对内衣广告的反应”。她提到,正当的内衣广告不会惹恼女性,展示自信模特的内衣广告比展现顺从模特的内衣广告更惹人喜欢。
所以,展示自信的女性气质或用性赋权话语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广告策略,内衣广告商应该打破用性感推销内衣的不成文规定,那些富有吸引力,给女性带来真正愉悦的广告,往往更容易吸引消费者,获得积极的消费评价。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现在,科研论文发表机会来啦!
如果你需要专业的论文辅导,我们的科研论文1V1指导,能给你需要的帮助。
扫码即可添加助教老师咨询/报名
新传考研/保研/考博课程详情
还能进新传考研/保研/考博交流群
群内有老师答疑、分享考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