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跟读 | 2024-07-09 16:48
最近,好多学妹问我,“没有时间看论文怎么办?”
我真的觉得,不看论文就能上岸的几率就是0。
于是,我想了一下大家为什么不爱看论文,可能是论文太多,一篇一篇看实在浪费时间。
所以今天,我帮大家看了100篇论文,全部都是顶刊的论文,最后找出了含金量、可读性最高的10篇。
希望大家查收之后,真的能够有所收获!
数字新闻
《新闻界》
附身的技术:“可穿戴新闻”的生命数据与生活叙事
可穿戴技术是新闻业的未来,“Snapchat Spectacles 和 Google Glasses 会是公民记者的下一个最佳工具”。在文中,作者提到了让可穿戴技术在新闻实践中得以运用,让个人生活细节转为实时、动态的新闻内容,进而让新闻样态、叙事内容等诸多维度发生变化。
在作者看来,可穿戴技术可以整合生命数据,被技术所驱动,基于个人第一视角,能够带来在场感的沉浸体验,推动众包生产的机制化。在未来,可穿戴技术也会成为新闻生态的关键行动者,为数字新闻生态注入本真的、质朴的、原始的生命力。
《全球传媒学刊》
永恒悖论:数字新闻的创新困境与ChatGPT的技术解决主义陷阱
2023年以后,chatgpt得到了中国新闻传播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数字新闻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应运而生,人们希望用技术解决主义,让chatgpt成为拯救数字新闻业的灵丹妙药。但也有声音指出,用户隐私信息无法从chatgpt数据库消失,可能侵犯民众隐私权:并且就算chatgpt再能,也无法真正产出有情感的新闻。
于是,作者提到了:通过技术优化传统新闻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技术优化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通过技术优化传统新闻的分发流程;通过技术优化新闻业的组织架构与生态。除此之外,不可否认的是,新闻业的起落周期有其客观规律,数字新闻业概莫能外。与其依靠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不如等待下一个“去数字化”机遇的来临。
传播学
《传媒观察》
“黏连剂”与“节拍器”:网络舆论议题的主题演化
在本文中,作者以李佳琦“怒怼网友”事件为引子,将“主题演化”分析思维迁移至传播学中,谈到:在主题演化结构中,情感充当“黏连剂”的角色,行为起到“节拍器”的作用。
同时,这种主题演化具有“可遗传变异”特性,既具备“遗传”的稳定性,也具有“变异”的差异性。而其中的舆论要素呈现中心凸显的延续状态,主题、情感、行为的演变显现出“非线性”、“易触发”的跳跃状态。于是,作者利用了生物学“互利共生”的思想,希望凝练整合协同演化的网络分析视角,以为传播学科的新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传媒观察》
情绪传播:风险治理视域下的认知流变与征用策略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管制”情侣痼疾到温和“引导”情绪,再到“征用”民众正向情绪消弭负面情绪,风险治理视域下情绪资源不断发生认知和流变。
那么如何征用呢?在作者看来,情绪资源可以被征用为爱国主义行动的“助燃剂”,被征用为一种社会动员力量,被征用为一种城市形象宣传的驱动力,被征用为议程设置的主要素材。是的,社会情绪可以是国家治理、社会动员、城市形象宣传的重要资源。
但必须考虑的是,由于情绪资源本身具备极强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蕴含了较多风险,这决定了对情绪的征用绝非随心所欲,而须遵循严苛的适用条件。不能进行庸俗化和片面化的情绪征用;不能进行不合时宜和弄巧成拙的情绪征用;不能过度征用和表演式征用。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情绪资源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新媒体
《新闻大学》
视频化生存时代的失神症及其时间弥合机制研究
最开头,作者提出了问题,“短视频如何重塑媒介时间体验?”接着,作者谈及了短视频的特性,比如使用“沉溺滚屏”、短视频之间独立且长短不一、短视频序列由算法决定等。值得思考的是,在视频与视频的切换之间,是存在一个断点的,为什么有这个“断点”依旧不影响人们沉浸其中、得上失神症呢?
这里借用了德勒兹的“褶皱”概念,也许这不是一个断点,而是一个折叠式的褶皱。在褶皱当中,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它也能够建构起用户连贯的观看体验,把人们推入“看得越多,越渴望看”的循环,其实这就是“失神症”的表现之一。
其余的话,“短视频深入日常生活”让失神症从时空限制中解放出来;“短视频依靠碎片拼接”让人们陷入不同叙事时空高速穿梭;同时短视频时代的失神症又是不断生成与变化,让人们陷入“清醒”和“梦境”的矛盾状态,丧失人的主体性。
《新闻界》
截屏何以被“信以为真”:一个传播符号学的考察
新媒体环境下,截屏在人际交往和公共传播者得以广泛流通,而“截屏何以为真”的选题也在截屏研究中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首先,“可见即为真”和“我只相信我的眼睛”,一直都在强调“视觉的真实就是真正的真实”。其次,别人的截屏,更像是一种视觉转喻,他截下了佐证“正确”的内容,去进行公开,这就是事先杜撰好了传递意义,以此代替了真正的真实。
紧接着,这一张截屏构成了“型文本”,帮助人们理解截屏的真实内容,比如发送完截屏之后人们的解读。而当这个截屏一传十十传百,我不仅仅在这个人这里看到,在那个人手里也看到了,那就会形成“沉默”的力量,隐晦的佐证了这是个真实的文本,这就是隐藏的“链文本”。但不管怎么样,放弃下意识的靠拢,放弃“前理解”,以怀疑的姿态,回到事实本身,这场对话才会有价值得多。
对外传播
《新闻大学》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战略转向
博坦用树来比喻战略传播:“每个战略主体看起来都是分开的,但是战略目标把他们连接在一起,就像一棵树的树干把树枝连接在一起一样。”在作者看来,要想解决不同文化冲突下的种种困难,让中华文化成功“走出去”,就必须明确:战略传播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手段。
在文中,作者提到了三个维度的转向:战略思维转向、战略叙事的转向、战略行动的转向。也就是说,要想提升中华文化国际战略传播效能并实现战略价值,就需要多元主体协商、多重叙事整合、多链关系共建。
《对外传播》
国际传播共同体: 理论本质、内涵阐释与实践路径
目前,“国际传播 4. 0”时期呈现出强烈的悖论现实。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全球信息的自由流通,并没有因为数字技术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变得顺畅。于是,作者提到,要真正实践好国际传播共同体,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时代的必然性、可行性,坚定理论自信,也要充分考虑其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元性。
比如,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共同体话语的解释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理性认识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建构的历史经验和当前国际传播变局影响;科学处理国际传播南南合作、东西竞争的关系,如此方能真正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世界更好地聊会和认识中国,促进人类文明互鉴交流。
计算传播
《南京社会科学》
复杂性转向:计算传播学的发生逻辑
不确定性是世界的本质,也是人类认识能力的一种客观现实。作者提到,面对不确定性的传播带来的复杂性,传播研究的传统方法如化约量化、线性计算等,已无法适应新的复杂性现实。
与此同时,复杂性科学的出现对传播研究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改变了以往追求还原性、线性和绝对确定性等简化主义的科学逻辑,将复杂性理论引入传播研究是处理复杂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紧接着,作者谈及了计算传播学的发生逻辑,它可理解为传播研究的复杂性转向,包含了几个层面,一是在学科理论层面形成了复杂性认识论,二是形成了新的处理传播复杂性的计算路径,三是带来传播理论的复杂性重构。
可以说,计算传播学是基于复杂性的一次“思想解放”。在未来,人们仍要创新把握复杂性传播的计算路径,进一步增强复杂性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能力。
《新闻传播与研究》
赋能与助力:计算广告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为了三个部分来讲述计算广告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一是助力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定向投放广告能够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多样性媒介能够提高广告创意度,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准确的效果评估能够确保计算广告在品牌传播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是促进品牌形象塑造:这里主要围绕针对性和定制化广告内容;增强用户体验和实现用户关联;实现社交媒体和用户生成内容的整合等,这些均可以帮助人们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
三是增强品牌互动体验:互动式广告体验能够激发用户参与互动、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能够帮助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和信任的桥梁、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推荐能够进一步优化个性化推荐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凯宁.附身的技术:“可穿戴新闻”的生命数据与生活叙事[J].新闻界,2024,(05):23-34+45.DOI: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40606.001.
[2]刘于思,闫文捷.永恒悖论:数字新闻的创新困境与ChatGPT的技术解决主义陷阱[J].全球传媒学刊,2024,11(02):3-24.
[3]董晨宇,林琦桁.“黏连剂”与“节拍器”:网络舆论议题的主题演化——对李佳琦“怒怼网友”事件的多维社会网络分析[J].传媒观察,2024,(06):24-34.DOI:10.19480/j.cnki.cmgc.2024.06.007.
[4]郭小安,卢松岩.情绪传播:风险治理视域下的认知流变与征用策略[J].传媒观察,2024,(05):16-24.DOI:10.19480/j.cnki.cmgc.2024.05.001.
[5]刘倩欣,刘涛.视频化生存时代的失神症及其时间弥合机制研究[J].新闻大学,2024,(04):93-104+120.DOI:10.20050/j.cnki.xwdx.2024.04.004.
[6]李玮,刘兴澳.截屏何以被“信以为真”:一个传播符号学的考察[J].新闻界,2024,(02):49-61.DOI: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40026.001.
[7]陈虹,张文青.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战略转向[J].新闻大学,2024,(04):1-14+116.DOI:10.20050/j.cnki.xwdx.2024.04.008.
[8]严功军.国际传播共同体:理论本质、内涵阐释与实践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46(03):44-49.DOI:10.19997/j.cnki.xdcb.2024.03.004.
[9]韩少卿,巢乃鹏.复杂性转向:计算传播学的发生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24,(03):109-122.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4.03.011.
[10]王小慧.赋能与助力:计算广告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J].新媒体研究,2024,10(03):75-78.DOI: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24.03.007.
喂饭啦!喂饭啦!胡师姐为大家整理好了以上选题涉及到的论文合集,联系我们的助教老师即可领取!
福利Time
方式一:关注胡师姐新传考研公众号,评论区回复“学术热点”,即可联系助教老师获取论文大礼包。
方式二:本期提到的论文包已经为大家下载完毕,大家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领取啦!
关注+点赞+转发此条推文和微信公众号,即可联系助教老师获得论文大礼包!
快快上车!详情可联系我们的助教老师~
这个暑假正是弯道超车的最佳备考期,请持续关注胡师姐,我们会给你分享最新的学术前沿内容、新传备考干货!拿走不谢!
25级新传考研黄金备考期来啦
如何高效备考?
25级新传考研暑期集训
跟状元同吃同住!用18天追平别人前半年的学习成果!25级胡师姐线下暑期集训营来啦!
25级新传考研半程班
25级新传考研1v1
选择课程太纠结,不妨了解一下三种班型的差距再做选择!
师姐,考研全程班/半程班/一对一,我该报哪个?来了解一下课程和胡师姐团队吧